目前分類:閱書人 (31)
- Dec 31 Wed 2008 10:34
【閱讀】養天使的方法
- Dec 22 Mon 2008 11:12
【閱讀】第十層地獄
- Dec 08 Mon 2008 10:32
【閱讀】玫瑰盛宴
- Nov 17 Mon 2008 13:27
【閱讀】失落的一角會見大圓滿
失落的一角說:「我多麼地盼望可以和你同行.....」 「你沒辦法和我同行的,」大圓滿說, 「靠我自己? 在這則有關「成熟」和「依賴」的寓言裡, |
- Nov 12 Wed 2008 10:11
【閱讀】失落的一角
他缺了一角,
他非常不快樂。
他動身去找他那失落的一角。
他邊滾動著身,
邊哼著歌曲:
哦,我要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,
我要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,
啦啦嚕嚕.....上路啦,
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。
謝爾以簡鍊生動的線條和文字,
闡述一則有關「完美」和「缺陷」的寓言。
- Oct 10 Fri 2008 22:09
【閱讀】第二十個妻子
這是2008年5月出版的新版本,我看的是2004年3月出的版本,我不知道二者有沒有不同。
無意間發現這本書,看了它的介紹覺得很有意思,就此看了下去,它把印度後宮女人生存的方式及心態描寫的很透徹,既有故事性,又有歷史的寫實感。
我很佩服茉荷茹妮莎對於自己的未來、自己的情感,都能有那麼透徹的了解。她是一個很清楚自己要什麼的女人。而且既聰明又有企圖心。雖說過程中經歷很多的波折,但是她還是實現了她從八歲時就一直堅持的夢想,成了印度皇后。
這本書只有描寫茉荷茹妮莎跟印度皇帝賈汗季的相遇、相戀到結合,接下來要看它的續集玫瑰盛宴,繼續看她如何運用皇帝賦予她的權力,怎麼創造自己的政治勢力。
*本書榮獲2003年美國華盛頓州最佳圖書獎。
三百多年來,蒙兀兒皇帝為哀悼亡妻所建的泰姬瑪哈陵,被世人傳為佳話。但這位皇后的姑姑,才是印度史上最受寵幸、最有權勢的皇后,她成為皇后的歷程,更是一段流傳於印度不為世人知曉的傳奇。
茉荷茹妮莎是流亡至印度的波斯貴族後裔,從小在後宮長大。從她八歲第一次見到未來的皇帝,就決心總有一天要成為他的妻子。但到她三十四歲成為賈汗季皇帝第二十個也是最後一個妻子之前,印度王朝經歷了多次風波,她也被迫與一個不愛她的軍人結婚。直到丈夫身亡,她才得以與賈汗季重逢,兩人終於結合。婚後賈汗季冊封她為「世界之光」。
這是一個女人反抗傳統、瑰麗傳奇的一生。作者對印度歷史與皇室生活的考察,更為小說增添了細膩寫實的色彩。
- Oct 07 Tue 2008 13:30
【閱讀】勿忘我
一頁接著一頁,寫作手法純熟的史蒂芬‧金將本書帶到相當完美的境界,若能獲得某項文學殊榮,乃是實至名歸。這是他的代表作。-《柯克斯書評》
這是一部相當引人入勝的文學作品……隨著劇情高潮起伏,讀者會覺得書中的每個新角色彷彿是在描述自己的老朋友,會希望他們到故事最後都能活下來。-《圖書館雜誌》(Library Journal)
你將看到不一樣的史蒂芬.金。這是一部感人而真誠的現代悲劇,同時也讓我們為失去的良知深深哀悼。-《書頁》
這部小說太棒了……史蒂芬.金準確地呈現了六○年代的風貌以及越戰的後遺症。--《娛樂周刊》
「巴比的年紀太輕、個子也太小,沒有辦法直接了當地做他必須做的事。他必須很小心,而且還得偷偷摸摸做。此外,有的人就是需要遭到突襲,即使只是為了讓他們嚐嚐遭受伏擊的滋味都好。但是像我們這樣的傢伙,有時候會得到一點我們應得的回報……」
五個橫跨一九六○至一九九九年的故事,看似各自獨立,卻又互相關聯,揭露了小孩之間的純真友誼、成人醜惡的掠奪世界,以及美國人在越戰之後對抗不安的生存法則。危險、焦慮、貪婪、爭奪,還有人性最深層的蠢蠢慾望與期待救贖的希望,讓你置身其中,無法抽離。
- Aug 26 Tue 2008 16:03
【閱讀】燦爛千陽
前幾天剛閱讀完胡賽尼的另一本大作「燦爛千陽」,和「追風箏的孩子」一樣令人感動。
剛好在曹開的詩集裡看到這首詩,我覺得很能代表書中的女主角瑪黎安的性格。
螢語
火是燃在懷裡的熱
燈是點在心境的亮
只有血肉製成光
在黑暗裡
不被風吹熄
不被雨打滅
就用自己的血肉
建造別人的燈塔吧
本書描寫的故事,實在是生活在世界另一頭的我無法去想像的。和「追風箏的孩子」一樣,本書充斥著各種感情與情緒:有愛情、友誼、親情以及對自己祖國的愛,同樣有著愧疚、嫉妒、憤怒以及感激之情。
瑪黎安和萊拉一起創造了這段故事的主軸。她們從互相仇視,到情同姐妹、母女......,一同經歷了丈夫的虐待,卻也以不同的方式逃脫,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燦爛千陽。
瑪黎安就像上面的「螢語」所描述,用自己的血肉,建造了萊拉此後生命的燈塔。
- Aug 24 Sun 2008 16:50
【閱讀】偷書賊
- Jul 23 Wed 2008 17:41
【閱讀】張國榮的憂鬱&如花的梅豔芳
張國榮和梅豔芳的演技和歌聲都很讓我欣賞,就在同一年間倆人都與世長辭,真是讓人覺得惋惜!
張國榮的憂鬱
四月一日愚人節,張國榮從中環的文華酒店墜樓身亡,是千真萬確的事,並不是愚人的玩笑,我但願是。晚上九時,我在收聽廣播節目,主持人接通了一個電話,那女聽眾自稱患憂鬱病有年,是位單親媽媽,她泣不成聲的說:「多年來我獨立養著弱智的女兒,自己又患病,卻不曾想過死,他什麼都擁有,為什麼還有事看不開而去自殺。令我懷疑自己為何要繼續活下去。」我聽著也忍不住含淚,大概是物傷其類之故吧。
他的長相是如此俊美,美得有點兒不真實,令人想到希臘神話裏臨水照臉的水仙花神。眼神卻又帶點恍惚而天真,彷彿把世情看得虛幻而不真切。Leslie這英文名字恰又可男可女的,難怪前年的演唱會上;他忽而長髮披肩,身穿裙子,聲線高拔如女聲;忽而背心短褲,露臍露腰,音調柔中帶剛,總之他就是要故意讓人雄雌莫辨,往往令女人和男人同時迷上他,如此他才可以自由的游走於兩性之間,隨意尋找他那野性的浪漫情懷。他早年也曾經戀上嬌俏女郎,後來女性在他的感情世界裏彷彿成了絕緣體,再也泛不起漣漪。而他自身在影像裏卻不時化身成嬌嬈女,迷倒眾人,同時也迷倒了自己,最近連自己都騙不了了,憂傷的容貌令俊美褪色,塘西十三少願意漸次老死街頭,是他貪生怕死,但現實生中的張國榮寧可效法《霸王別姬》中的虞姬,為了忠於感情而輕生。
魯迅曾經寫過一篇名文《為了忘卻的紀念》,我寫這短文紀念他,就不是我不會忘記他;以春天看櫻花的心情--是淡淡的哀愁,而卻是歷久不褪的。我相信張國榮選擇四月一日這一天結束生命,是要人們在記得愚人節之時,也一定想到他。
- Jul 23 Wed 2008 10:00
【閱讀】不存在的女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