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攝影日誌 (261)
- Mar 11 Thu 2010 09:58
【記錄】櫻花寫真
- Feb 23 Tue 2010 00:20
【記錄】戀戀山城
終於在一個沒有下雨的天空下 遇見你
平日的你 那麼純樸 那麼寧靜 掩不住美麗
今日的你 變得熱情 變得活潑 卻美麗依舊
雖然沒有夜的襯托 在黑白色調下的你 卻還是別有一番風情
- Feb 22 Mon 2010 00:13
【記錄】再訪眼鏡洞瀑布
- Feb 04 Thu 2010 13:10
【記錄】Starbucks陽明山門市
#1
從陽金公路開車回家,昨天山上有起霧,一路上霧氣瀰漫,很有朦朧美!
開到這裡時剛好門口有個空位,就把車停在門口,進去喝杯咖啡吧~
#2
真希望這紅色跑車是我的,對面那棟樓也很不錯。
莫非喝了咖啡會產生妄想......
我看我還是拍拍照就好了!
- Jan 28 Thu 2010 17:06
【記錄】太陽能貓頭鷹
在日本貓頭鷹是[智慧]的象徵,從牠的發音h u k u r o u 中,
延伸出不苦勞、不老、可以繁盛的意思,都是一種鼓勵與祝福,
日本”福”字的發音為”huku”,跟貓頭鷹的前音一樣,
因此還有祝福、福氣的意思。
這是朋友送的貓頭鷹,還滿有趣的,在辦公室的時候看牠的頭搖啊搖,壞心情都會一掃而空了!
好久沒有拍拍辦公室的小東西了,所以拍下來做紀念一下。
- Dec 24 Thu 2009 19:00
【記錄】2010桌曆
2010年又要到了~
去年是我第一次製作屬於自己的桌曆,今年同樣的也要來製作一份。製作過程不麻煩,但是挑照片......可就難了。
很難取捨哪一張會比較好,但是看到這些照片時,會有滿滿的幸福,會回想起拍照當時的景象和情形。
不停的"拍照",把"時間"拍下來,因為時間是拍不完的。我想這個興趣會伴隨我很久很久!
- Dec 16 Wed 2009 20:51
【台北】美麗華的耶誕氣氛
- Dec 16 Wed 2009 20:33
【台北】芝山岩惠濟宮
#1
士林世居的住民大多來自於福建漳州府的漳州人,來此地的漳州人感念開漳聖王恩澤,於清乾隆16年籌劃立廟於芝山岩。(一說此地的開漳聖王廟,相傳乾隆年間,有漳州人黃澄清將聖王香袋掛於樹上,後人屢求皆靈驗,乃由地主黃氏建此廟。)
從惠濟宮旁懷古園內的「惠濟宮碑誌」與「芝山合約碑記」可以了解:
1.清乾隆17年(西元1752年),由地主黃國聘同意獻地建廟,士林士紳吳廷誥力促倡建,名為「芝山巖」。
2.清乾隆51年(西元1786年),由地主黃文欣(黃欽欣)施捨全山(芝山岩)交付當時芝山總理吳慶三等及民眾捐助,建大墓塋葬林爽文反清復明的許多死難民眾,即為「大墓公」。乾隆53年,改由吳德崇擔任建廟董事。
3.清嘉慶9年(西元1804年)黃氏後人黃承帶擔心芝山岩唯恐遭農畜破壞,便請求豎碑貼告示。當時芝山岩首事何繪等人於嘉慶10年乃向新莊縣提出說明。黃承帶經四方查證,確為祖父黃文欣已捐獻,便收回告示、毀去界碑,並要求言明獻地之四邊界,於是在嘉慶10年10月仝立「芝山合約書」,當時一式兩份,雙方各執一份合約書。
4.道光27年(西元1847年)8月,又有黃祿藉口砍伐芝山岩東北方的古樹,被罰演戲表示道歉,並再度規定不許砍樹。為怕大眾忘記此約定,並了解捐地建廟之來龍去脈,於是在道光29年花月立此「芝山合約碑記」。
※另於民國八十九年惠濟宮印製的「芝山巖惠濟宮記略」資料中指「獻地功德者黃國聘、黃文欣兩人;建廟功德者,吳廷誥、吳慶三、吳德崇...」,筆者已從「台北文獻直字120期(86.6)」確認,芝山合約碑上黃承帶的祖父為黃文欣,黃國聘則為其先人。至於吳氏三人是否亦為親戚關係...,尚有待查證。
#2
- Nov 19 Thu 2009 23:48
【記錄】風大人少的漁人碼頭
沒有看過人那麼少的漁人碼頭
每次都是滿滿的人潮
這次去卻是人煙稀少
可能是在做工程吧~
看了半天還是不知道到底是要蓋什麼?
觀海的廣場嗎?
總而言之,風真的很大,我都快要站不穩了,拿了個相機也沒有什麼用,因為沒剩幾張能看!
- Nov 12 Thu 2009 15:49
【記錄】情網
請你再為我點上一盞燭光
因為我早已迷失了方向
我掩飾不住的慌張
在迫不及待地張望
深怕這一路是好夢一場
而你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
輕易就把我困在網中央
我愈陷愈深愈迷惘
路愈走愈遠愈漫長
如何我才能捉住你眼光
- Oct 21 Wed 2009 20:11
【記錄】石榴
中東人的最愛 酸酸甜甜的石榴
中東國家是石榴的食用大宗,不管是果汁、糕餅、冰淇淋,甚至以石榴為原料的糖漿隨處可得,土耳其人還將石榴、橄欖與無花果並稱為「天堂水果」呢。
你一定覺得很奇怪,石榴(pomegranate)不是水果嗎?怎麼會變成香料呢?簡單地說,所謂的香料就是曬乾的石榴子,其營養成分、價值都與新鮮的石榴相距不遠。
- Oct 18 Sun 2009 23:46
【記錄】彩虹橋
繼大直橋之後,基隆河上又出現一座造型美麗的特殊橋樑!曲型的橋體,以及鮮紅色的鋼肋拱型梁結構,讓這座橋看起來就像是一道雨後彩虹,也因此命名為彩虹橋,而美麗亮眼的彩虹橋已經成為基隆河上一處最為特殊的新穎景觀。
連接了內湖新明路與松山饒河街口的彩虹橋,橋淨寬4.5公尺、全長約167公尺,結構更顛覆了一般人們對於橋樑筆直的印象,S型的曲線橋體、鮮紅色的鋼肋拱型梁、木質的欄杆、粉紅色及淡藍色的地磚,讓她不只是一座溝通兩地的橋樑,更是一處兼具設計與時尚感的景觀地標。
全臺第一座S型跨河人行橋
彩虹橋有許多有別於一般橋樑的特殊之處。首先,彩虹橋不同於直線狀的橋樑型態,採用S型的曲橋橋體,且彩虹橋只提供行人行走及牽引腳踏車,並不開放汽機車通行,是全臺第一座S型跨河人行橋樑,因此,在彩虹橋上看不見川流不息的車潮,只有愜意步行的悠閒行人。更特別的是,彩虹橋主要是由橋中央的4條主要鋼纜吊索來支撐,在河面上的橋段並沒有設置橋墩,一般來說,這樣的橋容易產生橋顫現象,因此工務局特別對此進行所謂的風洞試驗,並在彩虹橋裝設了4座阻尼器來避震,也因此彩虹橋成為全臺第一座設有阻尼器的橋樑。
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表示,之所以會選擇在此地興建人行陸橋的原因,是因為以往居住在內湖區行善里的居民,若要往返松山區一帶,必須繞行到成美長壽橋或是麥帥一橋才能到達,導致原本近在咫尺、只需15分鐘步行路程就可到達的饒河街夜市以及松山火車站,必須花費至少半小時的時間才能到達,對於基隆河兩岸的居民來說不但費時又不方便。而經過市府多次的評估之後,便決定新建一座人行的跨河橋,讓內湖、松山兩岸的民眾能夠快速便捷地到達彼岸。
- Sep 22 Tue 2009 17:53
【記錄】法奇那
這個是什麼?看到沒有喝過,而且又寫特價,就買來喝喝看!
喝過之後的感覺就是:它很像是芬達,但是是柳橙口味的。沒有像汽水那麼嗆......
因為它是微氣泡飲料^^
- Sep 22 Tue 2009 17:48
【記錄】又見壁虎
- Sep 07 Mon 2009 15:47
【記錄】晚間絢爛的關渡大橋
原來夜晚的關渡大橋是這個模樣,我之前開車去淡水的時候,一直不知道要從哪裡可以拍攝到橋的整體外觀,今天終於拍到了~
遠方燈火亮了起來,橋上的燈也亮了,增加了許多的點綴,加上人來人往的人群,這裡真的是愈夜愈美~
- Sep 02 Wed 2009 09:57
【記錄】在夕陽下呼嘯而過
我喜歡這張照片。
看得出飛快移動的速度感,看見了當時存留在我眼中的夕陽,還有當時的美麗~
- Sep 01 Tue 2009 11:46
【記錄】雨中即景
相機好久沒有出動,沒想到拿出來之後,居然開始下起雨來了~
即使如此,在車上也要拿出來拍拍
透過擋風玻璃所看到的世界,原來是這個樣子啊!
- Aug 27 Thu 2009 15:36
【記錄】壁虎
這辦公桌最近成了各動物的出沒地了嗎?
前幾天又看到這壁虎大搖大擺的出沒在桌邊......
之前都看牠在地上走,沒想到趁著我們下班,就佔據了辦公桌啊!
趕緊拍下來當證據~^^
- Aug 11 Tue 2009 14:51
【記錄】辦公室的稀客